万达广场:全国性超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品牌实力与运营密码

2025-10-14

在商业地产领域,万达广场无疑是购物 - 商场 - 购物中心业态的标杆品牌。其以直营模式深耕市场,目前已收录门店 651 家,进驻商场 6 家,凭借超大面积商业空间运营,成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典型代表。这份成绩单的背后,是其在门店布局、客流聚能、业态优势等维度的精准策略与深厚积淀。

一、全国性布局:东部沿海与人口大省的均衡深耕

万达广场的门店规模与布局颇具战略眼光。江苏省以 58 家门店位居全国首位,山东省 48 家、广东省 45 家紧随其后,前五省份门店合计占比超全国门店数的 35%。这种布局深刻契合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、人口密度高、消费需求旺盛的特征,同时在人口大省实现均衡分布,为品牌全国性影响力的构建奠定了地理基础。
从全国范围看,万达广场的门店数量与商场进驻率,使其稳稳站在全国性超大型商业综合体品牌的阵营。这种布局并非简单的数量堆砌,而是基于对区域经济、人口结构、消费潜力的精准研判,既保证了在核心市场的深度渗透,又实现了对全国商业版图的广泛覆盖。

二、客流聚能:区域核心商圈的商业影响力标杆

客流是商业综合体运营的 “生命线”,万达广场的月客流指数高达 133559619,这一数字背后是其强大的聚客能力与商业吸引力。哈尔滨哈西万达广场(2976345)、北京通州万达广场(2686200)等头部门店单月客流均超 200 万,堪称区域商业流量的 “发动机”。
这些高客流门店的分布与特征极具参考价值:客流前十门店分布于哈尔滨、北京、南宁等 10 个城市,且全部为区域级商业综合体项目。其选址牢牢锁定城市核心商圈,这一策略让万达广场在区域商业竞争中占据先天优势 —— 核心商圈的人流密度、消费层级、品牌聚合效应,共同推动万达广场成为区域商业地标,持续释放商业影响力。

三、运营启示:业态优势巩固与消费升级适配

万达广场的成功,既源于其对商业综合体业态优势的坚守,也离不开对消费升级趋势的敏锐响应。
从业态本身看,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间优势的关键。超大面积的商业空间为多元业态组合提供了可能,从国际快时尚、连锁餐饮到亲子娱乐、高端影院,丰富的业态矩阵满足了消费者 “一站式” 消费需求,这是其聚客能力的底层逻辑。
同时,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,万达广场需在业态组合上持续优化。比如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引入更多轻奢品牌、首店品牌,在新消费区域强化体验式业态(如潮流运动集合店、沉浸式剧本杀场馆等),通过业态的精细化、差异化调整,进一步适配不同区域、不同客群的消费升级需求。

四、行业价值:商业综合体品牌的发展范本

万达广场的品牌数据,为商业地产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范本。其一,布局逻辑上,结合区域经济与人口特征的均衡分布策略,可指导同类品牌在全国扩张中规避 “盲目铺开” 的风险;其二,客流运营上,核心商圈选址与高客流门店的打造,印证了 “位置 + 业态 + 运营” 三位一体的聚客模型的有效性;其三,业态迭代上,其对消费升级的响应思路,为商业综合体的长期活力保持提供了方向。
在商业地产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万达广场以 651 家门店的规模、千万级的月客流、核心商圈的深度布局,持续巩固着其全国性超大型商业综合体品牌的地位。未来,若能在坚守商业综合体业态优势的同时,进一步深耕业态创新与区域消费需求的匹配度,其商业影响力或将再上台阶,也将为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持续贡献 “万达智慧”。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