费大厨辣椒炒肉:中端湘菜连锁的 “破圈” 之路

2025-09-30

在餐饮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,众多品牌都在探寻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。费大厨辣椒炒肉,作为中端湘菜连锁品牌的典型代表,自 2003 年成立以来,凭借独特的品牌定位、精准的门店布局以及出色的运营策略,在餐饮市场中崭露头角,走出了一条颇具 “破圈” 效应的发展之路。

品牌定位:锚定中端,契合大众消费

费大厨辣椒炒肉定位于美食 - 中餐厅 - 湘菜业态,采用直营模式运营。其门店面积需求在 300 - 600 平方米,这样的规模既能够营造出舒适的就餐环境,满足消费者对用餐空间的需求,又不会因面积过大而导致运营成本过高。人均消费 50 - 70 元,处于大众消费区间,这使得广大消费者都能够轻松接受,为品牌带来了广泛的客群基础。
作为中端湘菜连锁品牌,费大厨通过中型标准化门店运营,保证了菜品和服务的一致性。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不仅有助于品牌在扩张过程中保持品质稳定,还能提高运营效率,降低管理难度。这种精准的品牌定位,让费大厨在湘菜品类以及中端餐饮市场中占据了有利位置。

门店布局:区域集中,聚焦核心城市

费大厨的门店布局呈现出区域集中与一线城市重点布局的特征。广东省和湖南省以各 52 家门店并列首位,其次为北京市 37 家、上海市 26 家,前五省份合计占比超全国门店数的 85%。
从区域来看,湖南是湘菜的发源地,有着深厚的湘菜文化底蕴和庞大的消费需求,在湖南布局大量门店,有助于品牌巩固发源地市场,充分挖掘本土消费潜力。广东作为经济发达省份,人口密集,且消费者对美食的接受度高、需求旺盛,适合费大厨这样的中端餐饮品牌发展。
从城市层级来看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。在这些城市重点布局门店,不仅能够借助城市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,还能接触到更广泛、更多元化的消费群体,为品牌的发展注入动力。同时,结合总门店数与商场进驻率,费大厨属于区域性中型连锁餐饮品牌,这种布局策略既保证了品牌的发展规模,又能集中资源在优势区域和城市,提高运营效益。

客流表现:商业体聚客,头部门店亮眼

费大厨在客流方面表现出色,月客流指数达 5300720。其中,头部门店如费大厨辣椒炒肉(广州萝岗万达广场店)月指数 160723、费大厨辣椒炒肉(郑州郑东万象城店)月指数 143699 等,单店月指数均超 10 万。
这充分显示出品牌在商业综合体场景具备极强的聚客能力。商业综合体通常集购物、娱乐、餐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,有着大量的人流,费大厨入驻其中,能够借助综合体的流量优势,吸引众多消费者。消费者在购物、娱乐之余,往往会选择在综合体中的餐厅就餐,费大厨凭借其美味的菜品、合适的价格以及良好的就餐环境,成为了消费者的热门选择。

高客流门店特征:核心商圈,优化适配

高客流前十门店分布于广州、郑州、深圳等 8 个城市,且全部位于商业综合体内。这些门店选址呈现出城市核心商圈购物中心主导的特征。城市核心商圈通常是城市的商业中心,交通便利,人流量大,消费氛围浓厚。
对于费大厨而言,在核心商圈购物中心布局门店,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触到目标客群,提升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。基于此,建议费大厨保持高流量商业区域的点位密度,进一步巩固在这些优质区域的市场地位,持续吸引客流。同时,优化菜品结构以适应区域消费偏好也至关重要。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在口味、饮食偏好上存在差异,通过对菜品结构进行优化,推出更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菜品,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,进一步促进客流增长和业绩提升。

结语

费大厨辣椒炒肉凭借精准的品牌定位、合理的门店布局、出色的客流表现以及对高客流门店特征的把握,在中端湘菜连锁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未来,随着餐饮市场的不断变化,费大厨若能继续坚守品牌特色,持续优化运营策略,有望在餐饮行业中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 “破圈” 传奇。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