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5日,随着西贝餐饮集团发布官方致歉信,以及罗永浩表示不再进一步追究,持续发酵的“西贝预制菜风波”终于暂告一段落。
事件起源于罗永浩对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质疑,随后西贝创始人公开回应,引发全网对预制菜安全性与透明度的热烈讨论。尽管双方已“停火”,但公众关注并未退潮。
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,自争议爆发以来,西贝多家门店遭遇客流断崖式下跌,营业额持续下滑。“9月10日、11日日均减少约100万元,12日预计损失达到200万至300万元。”
那么,预制菜争议是否真的对西贝门店客流造成实质性冲击?西贝上半年实际客流表现如何?其核心客群到底是哪些人?一起来看及刻数据解读。
01
客流断崖式下跌?
西贝门店实际客流数据揭秘
1988年,西贝从内蒙古临河的一家小吃店起步,经过37年发展,成为中国西北菜系的知名品牌。
其中西贝莜面村作为西贝核心品牌,是其营收的重要支撑。
2023年,西贝莜面村全年接待顾客超3766万人次,营收突破62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,也赢得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。
经过2024年餐饮市场整体降温下的沉淀,闷声发展的西贝,在2025上半年的接待客流情况究竟如何?
根据及刻数据所收录的西贝莜面村品牌客流显示,2025年1-6月全国门店总接待客流量超3400万人次,在已收录的全国同类型餐饮品牌中位居前列。
可以看出,西贝在上半年仍保持较强的客流量集聚能力。然而,突如其来的“预制菜风波”改变了态势。
从多地媒体报道和社交平台反馈来看,西贝各地区门店均受到事件影响,部分门店甚至出现“无人进门”的窘境。
根据及刻品牌库的进店客流数据趋势,自9月10日预制菜事件爆发并持续发酵以来,西贝门店客流量出现显著下滑,同比上月同期及上周同一时段降幅明显扩大。
从客流易APP查询结果来看,一线城市部分门店的进店客流下降更为明显,尤其是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门店,年轻消费群体对网络舆情较为敏感,易因负面信息动摇对品牌的信任。
需要说明的是,上述数据尚未包含线上外卖订单的流失情况,因此该事件对西贝的实际经营影响确实较为严重。尽管近期随着事件热度逐渐减退,客流已出现一定回升,但预计西贝在9月的整体营收仍将面临较大压力。
02
西贝的核心客群是谁?
鲜明画像揭示:“健康”是首位诉求
近年来,西贝明确将战略重心放在家庭消费场景,持续加码儿童餐产品线。
那么真实进店客流中,前来消费的客群是否真的如西贝所预期的那样?
根据及刻数据客群画像分析显示,西贝莜面村的核心客群中女性占比较高,超半数为已婚已育群体,明显呈现家庭单元消费特征。
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家庭会携带6岁以下孩童就餐,儿童餐已成为西贝吸引家庭客群的重要引擎。
及刻数据还显示,西贝家庭客群年均消费金额接近一万元,属高价值顾客类型。该群体不仅消费力强,黏性也较高,一旦认可品牌,便会形成持续复购——这也是西贝能够保持稳定客流与营收的关键。
除了营收,家庭消费客群更重要的是顾客黏性高,一旦认可后会持续复购,这也是西贝保持相当稳定的客流量和营收能力的关键原因。
这也解释了为何西贝对预制菜争议反应如此激烈。“健康”“安全”是西贝品牌的核心标签,也是家庭顾客选择西贝的首要原因,而预制菜在大众认知中往往与“加工食品”“添加剂”关联,形成鲜明反差。
餐饮的本质是服务于人。西贝若想长期赢得家庭客群的信任,健康与透明始终是第一生命线。
03
最后几句
好吃不够,信任才是餐饮基石
网上有句话说的很对:好吃是餐饮的根本,但只有好吃还远远不够。
在西贝最新发布的致歉信中,集团承诺将在2025年10月1日前完成全国门店的菜品质检与菜单调整工作。
如果西贝能真正优化供应链管理、提升菜品透明度和服务体验,客流恢复或许只是时间问题。
至于西贝是否还能按原计划在2026年推进IPO,仍需市场与时间的双重检验。我们保持关注。
End
编辑 | 及刻